党员志愿者杨媚: 让青春和梦想在田野里闪光
发布时间:2020-03-20 14:40 访问量:
“我是农民的孩子,让乡亲们的生活富起来,是我的梦想和责任。”这是杨媚一直以来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她坚持不懈奋斗的目标。
2011年7月,杨媚作为大学生村官被选派到吴家镇双流村,现任吴家镇经发办副主任、双流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她扎根农村,带领群众致富,在田野间书写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成为了村民的贴心人、致富的引路人和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杨媚指导村民育苗杨媚指导村民育苗)
“回农村,因为这里有广阔的天地”
杨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辈们辛苦的生活状况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她扎根农村的动力源泉。“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让乡亲们富起来,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杨媚这样想,也在努力这样做。
为了找到实现梦想的路径,高考报名时,她毅然选择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了掌握农业产业发展有效的方法,大学毕业后,她到农业企业实习了两年,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和销售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为了让自己学有所用,她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和亲朋好友的质疑,放弃了公司优厚的待遇和再三挽留,辞职回到农村,来到吴家镇双流村。
杨媚大胆尝试流转土地,探索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式,带动群众致富,这一干就是8年。8年时间,她每日穿梭在田间地头、行走在农家院落,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掏出嫁妆建大棚 带动村民种蔬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杨媚来到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谋划特色产业发展。
她走村串户,对全村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发现有很多村民种蔬菜拿到市场上卖。但由于蔬菜季节性强,种植规模比较小,受气候影响大,群众收入不稳定。于是,她心中萌发了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建蔬菜大棚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的想法。
面对启动资金的难题,杨媚反复劝说父母,将自己的嫁妆和装修新房的13万元拿了出来,流转土地6亩,建设了8个标准化蔬菜大棚。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杨媚白天在大棚里一个人干,晚上就睡在棚里。棚里不通电、不通水,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而且还很潮湿。“刚创业的那段日子特别苦,但想到能带动群众富起来,自己感觉很充实,一咬牙也就这样挺过来了。”她就这样坚持着。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杨媚的大棚种植已初显成效。2012年上半年,黄瓜、茄子、番茄、嫁接苦瓜等第一季菜产值超过8万元,纯收入近6万元。她的蔬菜大棚获得了好收益,让之前一直观望怀疑的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杨媚的示范带动下,2013年,50余户村民陆续建起了近100亩蔬菜大棚,当年实现经济收益150万元。截至目前,双流村有100余户村民建起了600余亩蔬菜大棚,每年可增加收入500余万元。
为了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杨媚推动建立蔬菜统一生产管理标准,提升全村大棚蔬菜品质,开展“吴家脆莲白”国家地理商标申报注册,莲花白、番茄等蔬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杨媚种植蔬菜杨媚种植蔬菜)
“村民富了,我的梦想就实现了”
2013年,杨媚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为了让群众都富起来,杨媚带领村级班子成员,整合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她牵头完善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村级事务,为社员提供免费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在合作社提供的物资统购服务中,每年为社员统购化肥400余吨、农膜500余件,为社员节约成本近30万元。
2017年,杨媚利用我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的契机,率先在双流村建立产业发展协会、股份制合作社和农产品销售公司3个平台。2018年,3个平台开始盈利,产业经济发展协会开展资金互助服务72万元;股份制合作社开展土地代耕服务1200余亩;农产品销售公司购买物流车2辆,建立冷库660立方米,每年统一销售莲花白、黄瓜等蔬菜1000余吨。
在实现村民富裕的同时,杨媚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治理和绿化植树,以及“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杨媚的带领下,吴家镇双流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0元,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双流村就业创业,整个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