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托起百姓“平安梦” 奏响社区“和谐曲”

发布时间:2020-09-25 17:20   访问量:


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

荣昌新闻网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飞龙 通讯员 胡文丽)9月20日晚上9点多,人民路步行街喧闹渐熄,唯独酷爱坝坝舞的舞友们,依旧在黄桷树下欢快地扭动着身姿。“麻烦你们把音响音量开小些,不要影响周边居民休息。”昌元街道玉屏社区巡逻队员们上前轻声劝说,坝坝舞的音量随之调低了一半——他们,便是在昌元街道街头巷尾,随时随地能见到的社区巡逻队。

今年以来,该街道各村社236名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自发组建了11支巡逻队,开展全天候流动巡逻,在全街道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氛围。

巡逻队走街串巷

便民服务队:

解决群众糟心事

“国储家园小区周边的夜宵店太吵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睡不着……”一天深夜,正进行巡逻的海棠社区党支部书记吕继泽接到群众求助电话,立即领着巡逻队员们,赶到国储家园小区附近一探究竟。

晚上11点过,该小区对面的几家夜宵店生意火爆,食客在觥筹交错中肆意欢笑,打破着夜的宁静。

巡逻队员们见状立即上前劝阻,叮嘱客人们控制“音量”。

“生意好是好事,但要提醒客人别大声喧哗。”吕继泽与夜宵店负责人一一进行沟通,适时宣传涉及社会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

经过协商,各夜宵店均表示,每晚10点之后,会主动提醒客人不大声说话、打闹。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小区附近安静多了。”没过几天,吕继泽接到多位居民的电话,言语里全是感激。

像吕继泽的巡逻队一样,昌元街道每个村社区巡逻队都建立了实时响应机制,一旦收到群众需求,会第一时间响应,并及时回访,了解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群众有需求,巡逻队有回声。在及时解决群众糟心事、麻烦事的基础上,各巡逻队还主动服务,对工作中发现的噪声扰民、乱停乱放等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我们要把巡逻队建设成为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的便民服务队。”该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安全巡逻队:

实现治安无盲点

7月上旬的一个晚上,海棠社区巡逻队在辖区棠香北街11号夜巡时,发现一名小女孩坐在马路边哭泣。其身边,一位老人扶着电动车,神情紧张。

巡逻队员们询问得知,原来老人骑车时,不小心挂到了小女孩的腿部,造成流血。

小女孩的家长不在身边,慌乱中的老人不知所措。巡逻队了解情况后立即分头行动,两名队员迅速将小女孩送往医院治疗,另外两名队员在现场寻找孩子家长。

经过走访,队员们及时找到孩子家长并说明情况。了解到孩子只是擦伤时,家长原谅了老人的过失。

“巡逻队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安全感。”孩子家长杨先生由衷地说。

在莲花广场经营厨具的老板陈燕同样对巡逻队赞赏有加,她说,“荣昌治安环境本就不错,加上巡逻队每天在附近巡逻四五次,我开店更安心了。”

记者在街上看到,各巡逻队身着特制的巡逻服装,在辖区24小时不间断开展“平安社区,治安巡逻”活动,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理,随时随地提醒辖区居民外出时关好门窗、水、电和煤气,注意防火、防盗、防诈骗,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成为深受群众信赖的安全“守护者”。

“通过白天和晚间的不间断巡逻,及时排查矛盾纠纷、发现可疑现象,能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嚣张气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该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说。

政策宣传队:

党的声音送进家

“文明你我他,‘创文’靠大家”“‘创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连日来,昌元街道各社区巡逻队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进行“创文”“创卫”宣传,为全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大氛围贡献力量。

“嬢嬢,垃圾要分类以后才能扔。”在桂花社区,巡逻队正在海棠北苑小区开展宣传,尽管大部分居民学会垃圾分类,但仍有个别居民“一知半解”,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巡逻队员就会手把手指导,耐心讲解示范。

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结合街道社区实际开展宣传,各社区巡逻队俨然成为昌元街道筑牢思想的宣传阵地,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

既守卫群众安全,也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巡逻队身上的“担子”可不轻。

“我们通过巡逻队,切实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有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该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在全体巡逻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昌元街道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2020年第二季度辖区居民的安全满意度达97%,超过全区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