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州街道持续巩固和深化“十指连心”工作成果,以制度创新更好服
务群众,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
百名干部“蹲点”小区 解决百姓“关键小事”
发布时间:2021-02-24 15:00 访问量:
蹲点干部走访
安装消防管道
荣昌新闻网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飞龙 通讯员 张良建)“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昌州街道推行干部蹲点联系小区制度仅一个月,就解决了群众“难事”“怨事”“急事”108件。
群众吹哨,干部报到。该街道立足《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建章立制解民忧,让160余名机关干部入户走访听民声、靠前服务促和谐,实现了142个小区“蹲点”全覆盖,有效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有了蹲点干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和‘贴心人’!”
“这条路烂了五年多了,怎么办嘛?”
“一下雨全是‘水凼凼’,太糟心了!”
……
2020年12月中旬,昌州街道机关干部杨毅和同事刚到华盛春天小区走访,就被居民们团团围住。见到蹲点干部,大家一个劲儿地“倒苦水”,满腹牢骚都集中在小区的道路上。
这条路全长1000多米,是贯穿华盛春天小区的“主干道”。经过十余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原本平坦的水泥路变得坑坑洼洼,成了居民心中的“疙瘩事”。“晚上小朋友出来耍,深一脚浅一脚,一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居民李静怡无奈地说。最让大家苦恼的还是下雨天,路上大大小小的水坑,躲避不及便是鞋裤全湿。
“这明显是物业不作为,路坏了都不修!”出行环境每况愈下,居民们“怪罪”在了物业身上。“物业费一直没涨过,根本没资金。”物业也很无奈。问题僵持了五年多,最终落到了蹲点干部肩上。刚蹲点就遇到“麻烦”,杨毅直挠头。
“既然是‘十指连心’,我们就要走到群众心里面。”杨毅和同事决定挨家挨户敲开群众的门,把所有居民的意见摸清楚。通过半个月走访,726户居民的心声摆在了昌州街道蹲点工作联席会议的桌面上。“大修基金出六成,物业出四成,争取一次性把问题解决到位。”经过分析讨论,街道党工委给出了最终解决方案。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走访,解决方案得到了居民和物业的支持。2021年1月22日,施工队正式动工,仅1天时间就将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铺成平坦的沥青路。“没有蹲点干部多次协调,这条路不可能整好,业主与物业的矛盾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小区居民唐开德感慨地说:“有了蹲点干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和‘贴心人’!”
“把问题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道理说明白,自然能够找到符合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杨毅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摸清群众需求,切实当好“桥梁”和“纽带”,用心用情解决问题,与居民们一起将蹲点小区打造成为幸福和谐的文明家园。
“蹲点干部多上门、多跑腿、多动嘴,难事变成暖心事!”
1月28日,通红的消防管道穿过花台、房檐,接进了海棠新都B区的居民楼内,看上去有点不协调。可在居民杨太清眼里,这却是小区最美的“装饰”。“安全感立马就有了!”杨太清开心地说。
几天前,消防设施还是他和老伴儿的“心病”。从2015年起,该小区的消防管道就因破损堵塞成了摆设。“没有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就是‘大灾难’!”提及此事,杨太清十分担忧。2017年7月10日,因老鼠活动导致小区配电房短路起火,滚滚浓烟让他和老伴儿至今心有余悸。为此,他多次向业委会提出维修消防管道的建议。
“你是我们选出来的‘当家人’,问题必须你来解决……”以前,只要见到业委会主任汪永海,杨太清总要“唠叨”一番。“我们小区是自治小区,每次用钱都需要居民们集资。不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根本就没办法解决。”汪永海只得耐心作好解释。
2020年12月,昌州街道蹲点干部杨兰英一来到该小区,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弄清楚原委后,她第一时间向街道进行了反馈。“安全大于天!必须马上解决。”昌州街道立即向相关部门申报,采取应急举措,直接启用了该小区大修基金。与此同时,两名蹲点干部和昌州管家逐户上门作解释,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终于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和理解。
“只要我们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群众肯定会理解支持。”杨兰英说。
蹲点干部不仅解决了消防安全问题,还为居民们省下了一大笔清掏化粪池的费用。原来,海棠新都B区因化粪池常年没有清掏,导致污水溢出。在蹲点干部的沟通衔接下,原本11000元的清掏费用,只用8000元就得以解决。
“蹲点干部多上门、多跑腿、多动嘴,难事变成了暖心事!”问及蹲点干部如何,居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为蹲点干部“点赞”。
“推动党群心连心,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
“干部蹲点联系小区制度,是立足《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昌州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制度推行仅一个月,就已收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122个,挂单解决108个。
以制度创新激发基层社会治理,该街道制定了《干部蹲点联系小区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干部包片区、机关干部蹲小区”,全体机关、社区干部及昌州管家对142个小区开展蹲点全覆盖。每名蹲点干部每周到所联系小区走访不少于1天,全年实现小区居民入户走访全覆盖,确保“户户见面”。
在入户走访、靠前服务的基础上,配套建立了蹲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目前已集中分析研判重大问题12个。蹲点干部建立入户台账,将小区居民反馈的问题交由相关办公室按照规定流程限时办理反馈。街道纪工委会定期开展督查通报,确保各项问题解决到位。
目前,在昌州街道各个小区门口,均可见到“昌州街道机关干部蹲点联系小区公示牌”。公示牌印有蹲点干部的姓名、照片、电话,方便群众联系。
“我们通过开展干部蹲点联系小区工作,推动党群心连心,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解决群众的急事、收集群众的难事、疏通群众的怨事,实现服务群众的‘窗口’前移,把蹲点联系小区打造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昌州特色品牌。”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