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身残志坚典型人物】
龙集镇六合村张玉成——残疾村医的“两个账本”

发布时间:2021-02-24 15:01   访问量:


张玉成喂鸡

张玉成为病人配药


荣昌新闻网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龙集镇六合村村民张玉成因病致残。自小,他就立下目标,要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为了让父母早点享福,几年前,张玉成靠着“两个账本”修起楼房。在张玉成的两个账本上,一个记着村民看病的药钱,另一个记着发展养殖挣来的钱。

细数过去一年的“入账”:村民药钱,3元、5元、7元、15元……一年下来记了百来笔、上千块钱,有的结清了,有的还没结上。

相比之下,另一个账本显得“乐观”多了。眼下就有几笔入账,仔猪马上出栏能卖2万元、鱼和小龙虾能收入1万多元、卖牛能挣1万多元,加起来有5万元左右。发展养殖,一年挣了10多万元。

两笔账算下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哪个账本更有“搞头”。可张玉成不这么想,每天,他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冷清”的村卫生诊所,只利用零碎的时间发展养殖,一心想靠自己的努力还上修房欠的钱,也力所能及地帮助周边村民。张玉成说:“村医收益虽少,但却是我的初心。”


行医20年——

“为了群众方便,钱再少都得干”


早上六点多,张玉成简单捯饬了下。着急忙慌地准备去村卫生诊所,尽管一瘸一拐的,但速度不慢,几分钟就到了。“在农村,有的村民为了不耽误干活,大多是一早一晚来拿药。这个点来的人多,所以必须过来一趟。”张玉成介绍。

“张医生,我拿点消炎止痛药。”

“做手术多久了,最近症状怎么样?”张玉成嘱咐,症状如果出现变化,就得对症下药。

“其他没啥,就是有时候动一下伤口还是痛。”

“三分治,七分养。伤口不能过度拉扯,肌肉组织链接还不是很牢。”病人临走时,张玉成再三叮嘱。

不只六合村村民,周边几个村上百来人有时都来他这看病。“一天8个小时在卫生诊所待着,就是怕村民来了找不着人,干这行主要还是为了群众方便。”张玉成说,“要指着这个挣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农村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没几个人。”

说起自己的村医身份,张玉成打开了话匣子。1995年,张玉成作为助残青年对象,被推荐到江津特殊教育学校学医。1997结业后,他将自已的住房改造,开起了村卫生诊所。

20多年的行医过程中,他时刻为病人着想,随喊随到,从不收出诊费。虽然行走不便,但无论天晴下雨,只要病人一个电话,他马上就去,有时还要通宵达旦,一晚上出诊几个病人。张玉成不怕苦,“当村医就是想为别人减轻痛苦,这是我的初心,钱再少都得干。”


因病致残——

“自己是苦过来的,就想为别人减轻痛苦”


要说张玉成为什么想当村医,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张玉成是龙集镇六合村人,现年50岁。8岁那年得了化脓性骨髓炎,左腿从此成了三级残疾,“每年8月份左右,左腿动手术的地方就会化脓穿孔,腿上的坑就是这样留下的,最深的坑已经重复穿过3次孔。”

“从小学到初中,每天都要承受钻心的疼痛,左脚被确诊为股骨骨髓炎后,每个夏天8月份,脚都要化脓烂穿。”手术后,张玉成的病每年都会复发,每次治病休养都需要几个月时间。到初中时,张玉成已经降级了3次,他不得不选择辍学了。

不少人都劝张玉成的父母:“你这娃娃医了干啥?医好了也没用。”这样的话,张玉成不是第一次听到。他暗自下决心:不仅要好好活着,还要比正常人活得更充实,要证明自己不是“废人”。

18岁那年,在一位老中医的帮助下,张玉成的病得到了根治。“病虽然治好了,但左腿永远停在了8岁时的样子。”

直到今天,张玉成左侧的大腿周围还有六个大坑,其中最深的一个接近一寸,已经紧挨着骨头了。尽管裤管下还藏着伤疤,但张玉成对闲言闲语的“愤恨”已经没了踪影。他将“善良”盖在了伤疤上,20多年坚持行医,为成百上千的病人减轻疼痛。


寻找出路——

自学成“土专家”,发展养殖遍地开花


家里修房欠下30多万元,不找点出路,指不定什么时候能还上。要拉扯着一家7口人,还要还欠下的钱,这“逼”着张玉成“削尖了脑袋”找挣钱门路。

搞养殖,这是他想到“在家门口挣钱”的办法。这几年,张玉成边干边学,从一窍不通的“小白”成长为了“土专家”。猪圈里安装的浴霸,是从周边养殖户学到的“小窍门”;天冷了鸡不生蛋,他给鸡圈安了个窗帘保暖,慢慢鸡蛋越来越多……

“信息时代,在农村也要会分析市场行情,跟风容易栽跟斗。”张玉成一边滑动手机,一边介绍,“看,昨天重庆的猪价持平,今天跌了4角。现在,全国生猪存栏量在快速增加,如果今年再扩大养殖规模,行情就没这么好了。”张玉成手机里,订阅了养鸡技术、养猪报、养鸡日记等公众号,随时学习专业技术、了解市场行情走向。

眼看着账就要还清了,张玉成心里总算踏实了。今年要怎么发展,他已经盘算好了:发展生态猪养殖,同时扩大养鸡规模,把自己的土鸡品牌做起来。

如今,张玉成头上添了许多白发,但心里却美滋滋的,“靠着自己的双手,不仅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周边乡民,一家人的日子也总算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