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动乡村风貌提升 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荣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掠影
发布时间:2021-06-16 17:48 访问量:
俯瞰观胜镇银河村(资料图片)
荣昌新闻网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星宇)山峦叠嶂、溪水潺潺;美丽民居,整洁院落;乡间村野,富民增金……
近年来,我区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6+3”重点任务,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如今,全区各个小村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喜人变化,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正在荣昌大地渐显。
打好“整治牌”
开启新“篇章”
近日,在荣吴路口,车辆有序行驶。公路两旁,挺拔的树木与鲜花绿草让人赏心悦目,眼前的画面,很难让人将其与曾经乱搭乱建、垃圾遍地的情景联系起来。
能出现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全区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这是我区打好“整治牌”,开启美丽乡村新“篇章”的真实“写照”。
在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我区在主城区荣古路口、荣吴路口、荣双路口、高速路荣昌东下道口、施济桥路口等城乡结合部,以拆除一批违法建设、规范一批违规市场、征收一批应征未征土地、整治一批市容环境问题、依法依规完善一批建设手续、提升一片沿途景观为整治措施,就违法建筑、违规市场、沿途景观、市容环境等内容开展综合整治,以“绣花功夫”提升环境品质。
为保证工作有效推进,全区自上而下形成了“区农业农村委统筹抓总,各相关部门抓专项,各镇街、村(社区)抓落实”的责任落实机制和“周督查、半月调度、月通报、双月排位、年终考核”的督促指导机制。同时,全区也出台了系列实施文件,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章可循,高位推动。
融合“建管牌”
交出新“答卷”
家住万灵镇玉鼎村唐家院子的雷华柱,不仅是院里的整洁示范户,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小院“院长”。
何谓“院长”?玉鼎村创新机制,发挥小院示范户的引领作用,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院长”,负责小院的日常管理与村规民约的执行。
除了“院长”外,该村还从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中选派优秀党员,成为小院的党建指导员,指导与监督小院建设,共同助力小院人居环境整治。
“要彻底改变一个村子‘脏乱差’现状,人居环境的长效管护、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是关键。”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全区在“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上狠下功夫。在建设方面,我区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发展、特色镇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升等领域;通过“一事一议”发动农户出资出劳,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在管护方面,我区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即村规民约制度,定期召开院坝会制度,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及党员包农户制度,村民定期考评制度,村容环境维护制度),充分发挥村“两委”引领作用和广大村民主体作用;采取集体筹资、政府补助、群众自筹、社会支持的方式,将农村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保洁纳入常态化管护及运行经费保障,形成经费稳定、职责明确、运行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好环境还需村民共同守护。
为此,我区着手从室内收纳美、室外卫生美、院落绿化美、家风素养美四个方面,开展“五色星评比”“美丽庭院”“绿色家庭”“美家美户·姐妹相助”家居收纳整理等活动,以“积分兑换实物”等方式,激励广大村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积极唱“主角”。
同时,我区以“新风小院”为平台,以党组织引领带动为抓手,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探索院落自治长效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向纵深发展。
用好“发展牌”
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
在清江镇河中村,绿油油的水稻、古朴自然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风雨亭,编出一幅恬静淳朴的田园风光画卷。
得益于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该村村集体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禀赋,围绕“三变+乡村旅游建设”主线,开起了民宿,修建了“稻田艺术剧场”,让往日“沉寂”的稻田“活”了起来,村民们也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为了让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相得益彰,我区结合自身乡村建设资源和独特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包镇经堂村以河包粉条产业为基础,通过村落设计和社区营造,发动群众参与田园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探索“村民自治,共创共生”的新乡建理念;安富街道通安村通过对闲置房屋、荒地、厂房进行盘活改造,打造以“荣昌陶”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区,为荣昌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荣隆镇玉久村以生态为引领,发展高端民宿、特色农业种植,推动乡村农旅融合发展,切实增加农业产值、农民收入;清江镇河中村通过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利用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资金,为振兴乡村赋能,破解人地钱难题。
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为100%,累计完成16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四好农村路”333公里、入户道路209.124公里;完成危房改造1121户、旧房整治提升1000户。全区共有17个行政村上榜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名单。
“当前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群众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改变难、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区将实施镇街场镇及城乡结合部居住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目标,实施“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有序有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分类和农房提升改造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巴渝美丽乡村示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