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两优一先”风采展

发布时间:2021-07-15 17:25   访问量:


杨媚:田野上的“追梦人”

4版-1.png

杨媚(左)宣传科学种植方法

现任吴家镇团委书记、吴家镇双流村第一书记的杨媚,2011年7月被选派到双流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后,十年来扎根基层,自己创业的同时带领群众增收,在田野间书写自己的青春梦想。

2011年,初到双流村的杨媚发现,该村蔬菜基地品种老化、技术落后、种植结构单一,农户们收入并不理想。杨媚暗自决定要改变这一现状。

2011年12月,杨媚建成8个标准化蔬菜大棚。2012年3月,杨媚的大棚黄瓜开始采收,而村民的黄瓜才刚刚种下去。全村炸开了锅!从此每天都有人来看“稀奇”、学技术。吊绳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以及粘虫板、杀虫灯等防虫技术,让村民们大开眼界。此后杨媚开办技术培训班,办起了田间学校,免费为村民讲解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2013年12月,杨媚全票当选为双流村党总支书记,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这条路上走得更踏实。她带领100余户村民建起了600余亩蔬菜大棚,蔬菜园区面积从原来的3000亩不到扩展到5000余亩;率先在双流村建立了产业发展协会、股份制合作社和农产品销售公司3个平台,设立“吴家铺”电商平台等,使该村集体经济从零元增加到到近100万元。

“让双流村乃至吴家镇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让双流村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杨媚表示。

陈亚军:群众的事就是自家事

4版-2.png

陈亚军(左)同社区党员谈心

“干工作一定要有一颗热忱之心,服务群众同样如此。”自2019年陈亚军担任观胜镇凉坪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她用真心取信民心,用爱心温暖民心,用党员干部“多一点辛苦”,换来群众“多一点幸福”。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陈亚军迎难而上,带领全体社区干部组建志愿队,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一线。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陈亚军和其他干部马不停蹄行动起来,仅用两天时间,完成了对全社区1600余户群众的摸排与疫情宣传工作。在此后的20多天时间里,陈亚军和同事们饿了就吃碗泡面、渴了就喝口矿泉水,累了就坐在凳子上闭眼休息,只为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除了抗击疫情,面对脱贫攻坚,陈亚军也是全力以赴。凉坪社区曾有94户脱贫户,为尽快熟悉工作,陈亚军用不到三个月时间,摸底排查了每一户脱贫户的具体情况,“一对一”制定帮扶措施,还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布局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此后,该社区先后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国家普查、重庆市第三方质量评估、荣昌区扶贫办随机抽查脱贫质量等各项工作。

陈亚军表示,“群众利益无小事”,她将继续把群众事当成自家事,尽心尽责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人在岗上、身在事上、心在责上,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党务工作者。


曾强:闲不住的“多面手”

4版-3.png

曾强(左)入户走访群众

曾强现任河包镇财政办负责人。他曾在该镇政府多个内设机构担任过负责人,两次下派担任过村支部书记,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同事们评价,无论在哪个岗位,曾强都发挥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乡镇工作“多面手”。

2020年,河包镇作为全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镇街之一,熬夜加班成了该镇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常态。11月初,该镇还将同时举办“河包粉条战略品牌发布会”“河包首届粉条文化节”和“荣昌乡村振兴论坛”。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曾强主动站了出来。在“河包粉条发布会”的场地装修过程中,人工不够导致工程进展缓慢,他就“托关系”找本地的人工补上去,提前5天保质保量完成了场地装修;每天深夜,他翻阅查找各类历史资料和图片,用12天的时间,剪辑图片120多张、收集撰写材料近8万字,为“发布会”提供了详尽的资料;为保证粉条文化节的文艺节目质量,他在选择人员、协调训练场地、联系服装道具音响等方面,任劳任怨,最终确保了文艺节目表演成功。

此外,该镇经堂村在准备“荣昌乡村振兴论坛”的过程中,曾强利用自己担任过经堂村党总支书记的身份和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排除各种困难,凝聚各方力量,帮助该村按时完成了场地建设工作,保障了活动成功举办。

“我将牢记一名党员的职责使命,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奉献,努力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曾强表示。


郭艳丽:干在先的群众贴心人

4版-4.png

郭艳丽(右一)接访群众

7月8日,双河街道沿河街社区的活动室里,社区党总支书记郭艳丽正组织学生和家长们学习防溺水知识。“最近两年,社区举办的活动越来越丰富,这得归功于社区班子给力!”参与活动的家长对郭艳丽吐露感慨。

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文明风貌,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和幸福感,是郭艳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此,她从调动居民参与各类团体活动入手,引导居民走进社区活动室、健身房;组织开展帮助小学生过马路、节假日治安巡逻、文化政策宣传等活动;组织居民成立合唱队,为共产党百年华诞献歌……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党员干部应该挺在前、干在先,用行动温暖、鼓舞和振奋民心。”郭艳丽表示,面对繁琐的社区工作,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带着温情和热情做好每一件服务群众的小事,用一颗赤诚之心和实际成效回馈群众的信任。

在社区工作1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上班第一个到、下班最后一个走;一次就能办成的事坚决不让居民跑两次,着力提升便民效率;疫情防控期间,每天为居民代买生活物质,帮助隔离群众稳定情绪,给独居和空巢老人送去关心关爱,用行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深受居民好评。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相信,只要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踏实干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社区就能成为居民身边的诗意和远方。”郭艳丽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国颖 何文杰 曹让均 蒋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