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五十载 救助十二人
发布时间:2023-10-10 16:35 访问量:
曹英珍,女,1952 年6月生,云阳县故陵镇宝兴村村民 3岁丧母,13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小孤苦无依,可不论上天给她带来多少磨难,她仍选择善待这个世界。承受着养育3个孩子的压力,曹英珍先后救助了12人。1974年,无人照顾的10岁小叔子被她接来一起生活。1987年,她救助流浪至此的少年柳某华,送他学习可以谋生的技术,帮他改掉偷盗的坏毛病,“浪子”脱胎换骨,重获新生;1991年,救助身患怪病的朱某全,挑力挣钱为他医治,使其过上正常生活;同年,救助女婴朱琼,竭尽所能“富”养她,宁愿自己吃菜糊糊,也要给她开“小锅灶”;无怨无悔照顾遭遇家庭变故的弟弟妹妹和4个侄男侄女……50年来,曹英珍无私地把“一碗饭”分给10多个人吃,用跨越血缘的大爱撑起了这个大家。
用爱挽救流浪少年。1987年,13岁的山西少年柳某华流浪到宝兴村,曹英珍见他可怜,便决定收留这个孩子。待柳某华年龄稍长,曹英珍就送他学习打铁,让他拥有一项谋生的技能。从小流浪的柳某华养成了一些坏习惯,这让曹英珍可没少操心。“英珍,你家顺华把我的一床被子拿了,要好好管一管。”一天,人家找上门来告状。曹英珍赶紧给人家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并下定决心要改掉他这个坏毛病。当晚吃完饭,曹英珍就把柳某华叫到一边,严厉批评了他,同时耐心地与他交谈,帮他分析自己所犯下的错。看着苦口婆心的曹英珍,柳某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此以后,柳某华再也没拿过别人一针一线,并且还主动帮曹英珍分担家务劳动。后来,柳某华外出打拼,拥有了自己的小事业。如今柳某华已51岁,育有2个儿子,还添了孙子,“升级”当了爷爷,家庭十分幸福。
用肩挑起生命重担。朱某全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从小孤苦伶仃,靠吃百家饭长大。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上世纪80年代,朱某全又得了一种罕见怪病,每次发作,手指发乌,全身发冷,人也变得狂躁,乱吼乱叫。为了治病,朱某全把所有家当都变卖了,却依然不见好转。曹英珍听闻后心生怜悯,把衣衫褴褛、头生虱子的朱某全接来一起生活。为早日治好他的病,曹英珍不得不让自己强大起来。雨天上山扯猪草、挖草药,晴天下山挑力挣钱,挑力是重体力活,强度大,挣的钱却不多。在贫穷年代,挑100多斤的担子,仅挣0.3元,一天最多能挑4趟。天未亮她就得打起火把下山,一直忙到天黑,一天下来,肩膀磨破皮、脚跟打血泡,最多也只能挣到1.2元。抚养朱某全的第一年,仅给他买药就花了1000多元,曹英珍得挑3000多趟才能赚到这么多。在曹英珍的精心照料下,朱某全的病得到有效治疗,癫痫发作频次减少,逐渐好转,过上了正常生活。2022年,考虑到朱某全年过花甲,身上还有一些陈年旧病,由70岁高龄的曹英珍继续照顾他难免有些吃力,宝兴村支两委将朱某全送到了县城养老院由专人照顾。
左 养女朱琼
用心“富 ”养弃婴。1991年的寒冬,曹英珍在邻居家的猪圈旁第一次见到了刚出生几天的朱琼。还在襁褓中的她嗷嗷待哺,由于家里买不起奶粉,曹英珍就想方设法,用5斤杂粮去换了1斤大米,然后将其磨成米粉,兑了开水和白糖来喂她。就这样朱琼一天天地长大了,上小学时,朱琼每天需自带米饭去学校,曹英珍想着一定要让孩子吃饱饭,便给她开“小锅灶”,东拼西凑买了个大坛子,用来装21斤大米,这成了朱琼的专属米坛,每天她都能在学校吃上“钵钵饭”,而曹英珍和丈夫在家里则只能吃菜糊糊,能填饱肚子就是一种奢望。朱琼成了家中的“小公主”,拥有着幸福平凡的爱。朱琼深知养父母的艰辛,她从小比别人家的孩子更懂事也更懂得感恩,她上学期间就刻苦练习言语口才,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她打理着一家婚庆公司,自己还是公司的金牌婚礼主持人,在当地深受结婚新人们的喜欢。
用力托起“大家庭”。1974年,曹英珍公公婆婆因病离世,初为父母的曹英珍夫妇,就成为了小叔子和小姑子的大家长。曹英珍含辛茹苦将二人拉扯长大,还助其成家立业。然而,小姑子的婚后生活并不顺遂,其丈夫意外去世,她和三个孩子陷入了困苦的境地,家徒四壁,生活没了希望。面对这些窘境,曹英珍毫不犹豫地将小姑子和侄儿侄女接到自己身边共同生活。尽管小姑子患上多种疾病,全身肿痛,卧床不起,曹英珍还是每天细心照料她的衣食起居,给她喂饭喂药,擦拭身体,不严其烦地守在她的身边。1996年,小姑子因病去世,曹英珍悲痛之余为她料理了后事。自此,曹英珍成为了侄子侄女的“妈妈”,共同组成了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除了照顾自己的家人,曹英珍还帮助了徐华兰、梁能梦等人。